沪深指数 新品展示 推荐品种 馆藏交易 上市公司掠影 新闻人物 其他有价凭证 精品文摘 文交所

民国股票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股票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REPOSITORY INTRODICTION



我馆收藏的汉冶萍煤矿股票
民国二年(1913年)发行 
该公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盛宣怀奏准清廷,将洋务派早期创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定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招股兴办。公司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机器与技术,是中国最早的煤铁联合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发行股票的煤铁联合企业。 
这是中国首家使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号称“东亚第一雄厂。” 

汉阳铁厂厂徽

20世纪初汉阳铁厂一角

1894年汉阳铁厂的比利时工程技术人员

1911年汉阳钢铁厂
















这张光绪年间的汉冶萍煤矿股票存世量较少。还未被本馆收藏。附上图片给读者参考



仅供参考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资料一: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1203419.html 
资料二: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在清政府农工商部注册。作为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拥有工人7000余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1948年8月,汉冶萍公司正式从中国历史上消亡,但它对武汉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2002年,汉冶萍公司档案同国内其他47件档案一起,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直至今天,该公司的重要成员——大冶铁矿仍在正常运转。  
与会专家表示,“汉冶萍”在旧中国积弱积贫的时代背景下成立,其发展过程中却充满了创新精神,这对今天的现代企业同样有借鉴意义。目前,“汉冶萍”还留下大量遗迹遗产分布于黄石、武汉、江西萍乡等多地,亟待制订一套完整的保护方案。 
资料三: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同时由官督商办转为完全商办。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因为抗战,于1938年,将其大部设备运往重庆,另立新厂,为重庆钢铁集团前身。  
资料四:汉冶萍煤铁厂简称汉冶萍公司。近代中国兼采煤采矿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而成。次年4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推举盛宣怀为总理,李维格为协理。拟招商股2000万银元,至1911年(宣统三年)只招得800万元。生产经费靠借债维持。产品主要是铁矿砂、生铁和钢轨,畅销全国,远销香港、南洋群岛和澳大利亚等地。对当时全国兴起的收回路权、自建铁路运动发挥了一定作用。1908-1910年盈余,1911年转为亏损。日债趁机侵入,签订多项条件苛刻的借款合同,至1930年总计借日债32笔,总额为日元5060万、规元390万、洋例银82万两,逐渐为日本钢铁垄断资本控制。汉阳和大冶的炼钢、炼铁炉在20年代先后关闭,公司沦为替日资开采矿石的机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拆运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萍乡煤矿部分设备运往广西,其余被日军占领。战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时已完全破败,生产停顿。 
2008年3月26日来自武汉、黄石以及江西萍乡的专家,在武汉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纪念“汉冶萍”成立百年。 
资料五: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黄石港区。光绪十六年(1890),为修建芦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1908年,在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的基础上,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它集勘探、冶炼、销售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据《汉冶萍公司志》记载,1915年前的一段时间内,该企业的钢产量占中国钢铁产量的100%。至1948年最后熄炉停炼为止,该公司先后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三个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程,堪称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现完整保留有汉冶萍时期的高炉栈桥一座、冶炼铁炉一座、日式住宅四栋、欧式住宅一栋、了望塔一座、卸矿机一座。冶炼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中钢铁冶炼遗址,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日欧式建筑群是"汉冶萍公司"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而且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其形制国内少见,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望塔

欧式建筑

日式建筑

卸矿机运行轨

冶炼铁炉炉膛

冶炼铁炉全景
资料六: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和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1890年,清政府正式决定由张之洞在湖北创建铁厂。张之洞择定汉阳大别山(今武汉市龟山)为厂址,开始动工兴建。同年5月17日,张之洞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1893年初,大冶铁矿基建工程完竣。同年9月,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企业诞生的汉阳铁厂亦竣工投产。 
1908年,时任经理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正式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冶萍公司)。自此,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使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其规模之庞大,影响之深远,在旧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汉冶萍公司始终重视档案工作,有关人员精心擘画,使公司档案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公司现存于湖北省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种类主要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图纸和资料等,数量为6656卷,上架排列长度100余米。始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迄于1948年,时间跨度达60年。 
这批档案文献,由数量众多的奏、札、谕、呈、电报、公文、私函等构成。主要包括董事会档案、公司经理处档案和财务档案三部分。另有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收集和编印的大量资料。内容涉及公司建设、经营管理、调查统计、生产销售、交通运输、产业设备、财务管理、股票发行及债权债务等各个方面。 
此外,百余年前,由“大清国汉口永清[照相]馆”拍摄,留存至今的100余幅反映公司情况的旧照片也显得非常珍贵。 
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基本上是我国早期钢铁工业的历史。公司档案是公司历史的积淀,反映了近现代中国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钢铁工业的创立与发展,生产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的变革等历史过程,具有可靠的凭证作用和广泛的参考价值。分析、研究公司由创办到发展直至衰亡的过程,对于总结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汉冶萍公司档案的特殊地位和无可替代性,2001年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资料七:一百年前,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注册成立。3月26日,来自武汉、黄石以及江西萍乡的专家,在武汉通过学术研讨的形式纪念"汉冶萍"成立百年。  
1908年3月26日,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联合建立的"官督商办"钢铁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在清政府农工商部注册。作为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拥有工人7000余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 。1948年8月,汉冶萍公司正式从中国历史上消亡,但它对武汉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仍具有重大意义。    2002年,汉冶萍公司档案同国内其他47件档案一起,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直至今天,该公司的重要成员--大冶铁矿仍在正常运转。  
与会专家表示,"汉冶萍"在旧中国积弱积贫的时代背景下成立,其发展过程中却充满了创新精神,这对今天的现代企业同样有借鉴意义。目前,"汉冶萍"还留下大量遗迹遗产分布于黄石、武汉、江西萍乡等多地,亟待制订一套完整的保护方案。
资料八:“汉冶萍”的创建日期缘何定于3月26日?是谁提议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三地企业联合建成汉冶萍公司的,其间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闻?被列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庋藏于湖北省档案馆的6600余卷(册)汉冶萍公司档案,为我们提供了极珍贵的一手资料。近日,省档案馆研究员刘文彦先生为我们解读了部分档案。
汉阳兵工厂之炮厂
刘文彦研究汉冶萍档案近二十年,对档案里记载中的诸多细节如数家珍。 
他说,“汉冶萍”的生日之所以定为3月26日,并非这是一个特殊的“吉日”,而是因为当时,清朝农工商部注册局为其批准颁发的执照批文日期为“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即1908年3月26日。 
记者查阅该批文档案,发现此批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兹据湖北省武昌府大冶县、湖北省汉阳府汉阳县、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等处地方,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呈请注册前来,核与奏定公司注册章程所列各款项均属相符,应即准其注册。为此特给执照”。 
并注“收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股份公司注册公费洋银三百圆”。 
张之洞极力 
主张引进外资 
“中国第一”、“亚洲首指”,今天当我们谈起100多年前创建的汉阳铁厂时,往往感喟铁厂昔日的辉煌,却极少瞻顾其蹒跚的历程。 
其实,早在铁厂建成之初,铁厂就因朝廷战争赔款,失去经费支持,“无力顾及入不敷出”。据档案披露,为此而“心力交瘁”的张之洞,便下决心实施其早已拟定的“经久之计”:将铁厂招商承办。然而,由于当时国内万马齐喑,于是他反复强调“华商力薄,不能任此”,同时致电铁政局总办蔡锡勇:“铁厂仍以外洋包办为宜”,一度主张让外商入股。 
消息传出,遭众人反对。湖南巡抚陈宝箴致电张之洞,认为铁厂包与洋人,“与公初意不大符合,……甚为中国惜之。”至此,张之洞便驰电李鸿章说,包与洋人之议“已作罢论矣”。张之洞才力邀盛宣怀加盟。1896年5月23日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从而给这个濒临衰竭的企业注入了些许活力。5月24日盛宣怀到任。         
“上奏”到“发照”仅十三天 
提议组建“汉冶萍”的是盛宣怀,他当时已是汉阳铁厂的实际负责人。 
刘文彦说,在农工商部下批文的前半个月,即3月13日,这位当时牢牢掌控大清帝国轮船、电报、矿务和纺织四大洋务企业部门的“中国首富”,曾给清廷上过一个“奏汉冶萍厂矿现筹合并扩充办法”的折子,陈述铁厂由于经济不济,维系艰难之窘况,“亟宜扩充股本合并公司”。据说,慈禧阅折后,曾对他说:藏富于商,乃是正办。 
在此奏折的档案文后附有“奉旨:著责成盛宣怀加招华股,认真经理,以广成效。余依议”字样,这就表明了慈禧的“指示”。所以农工商部仅在13天后,就下文批准,“办事效率”竟如此之高! 
至此,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成立后,招附新股1300多万元,部分地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三大厂矿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并于一战期间进入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 
汉冶萍公司 
何以“盛极而衰” 
档案还披露汉冶萍盛极而衰的历程: 
汉冶萍组建后,资金短缺问题得以部分解决,三大厂矿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钢铁市场价格暴涨,“列国工厂停顿,制造航轨器械,纷向汉冶萍定购,该公司供难应求。”这种局势极大刺激了公司的生产,使公司获利甚丰。公司还不失时机地购置开办了一些附属厂矿,投资兴办了一些合资企业,并由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钢铁价格急剧下跌,致使公司产品严重滞销。盛宣怀早在接办时就曾指出的“总办不得人,洋匠不用命,百弊丛集,散漫杂乱”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发严重。由于管理混乱,因此事故迭出。大冶铁厂的1号高炉开炼仅10余日就因事故停炼。2号高炉投产2年,又因煤焦不足而停产。当时国内仅有的两座日产量为450吨的高炉,总共只生产了26个月。1925年,大冶铁厂的高炉全部停产。从1912年起,汉阳铁厂停止炼钢,三年后,3号、4号高炉停产。至1928年,萍乡煤矿被江西省政府接管。至此,公司开煤、炼铁两大端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大冶铁矿一处仍在继续生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和资源委员会成立迁建委员会,将汉厂、冶厂的部分设备,运往四川渡口,另建新厂。1938年10月,大冶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大冶成立“日铁大冶矿业所”,大肆进行掠夺性开掘,运往日本……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了位于上海四川路的徒有其名的汉冶萍公司总事务所,宣告其结束。 
收藏于省档案馆的汉冶萍1908年龙股票。 
现存于湖北省档案馆的“汉冶萍”档案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共计6600余卷(册)。 
汉冶萍公司从创建到1948年结束,经清末、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历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三个阶段,长达近半个世纪。 
这期间,公司在组织机构、经营管理、生产技术、产品运销、对外关系等方面,形成了数量浩繁的档案。虽几经兵燹祸乱,这些资料仍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汉冶萍公司档案不仅系统翔实地反映了公司由创建到发展直至衰亡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各个方面,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19世纪90年代起50余年间,中国所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和历史变革。因此,2002年,这批珍贵档案作为人类文明遗产,与国内其他47件档案一起,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国宝档案”。 
资料九:
“汉阳造”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冶萍成立100周年 
记者从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获悉,今天上午,汉阳区政协、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及晴川阁管理处将联合举办“纪念汉冶萍公司创建100 周年暨保护利用‘汉阳造’近代工业遗产”研讨会。 
据悉,“汉冶萍”公司(全称“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是由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及稍后创办的萍乡煤矿三家企业联合组建的近代中国第一家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是我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早期产业工人的摇篮。3 月26 日恰逢其成立(即清政府农工商部颁发营业执照)100 周年。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顾必阶表示,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利用搬迁后的汉阳钢厂炼钢车间打造)尽快纳入武汉新区建设规划,同时促进张之洞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项目启动(利用汉阳钢厂搬迁后的其他厂房车间打造),并为“汉阳造”品牌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舆论宣传,探讨如何重振“汉阳造”,发挥“汉阳造”品牌在当今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希望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城市历史品位,推动开展工业旅游、发展地方经济,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希望武汉能在机遇中再次崛起”
张之洞一手创办了汉阳铁厂,在“汉冶萍”成立百年之际,其后人将出席今天的研讨会。日前,本刊记者连线了张之洞嫡孙,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高级工程师张厚珕老先生。作为张公的后人,他说自己对于张公历史功绩更多的是从学术论文、专著、小说、话剧、电视剧来了解的。记得小时候在家写书信,凡涉及祖父名号的,都不敢直呼其名,而是按谥号称“文襄公”。 
去年是张厚珕第一次到武汉。他参加了武汉市汉阳区政协、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及晴川阁管理处共同主办的“纪念张之洞诞辰170 周年暨张之洞与武汉近代工业遗产研讨会”。 
一路走来,从未与祖父谋面的张厚珕不禁感慨:在武汉,第一次感到祖父好像就在身边,这里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相信除了故乡河北南皮,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城市可与武汉相比。 
在谈到遗址遗迹保护时,张厚珕说,受到保护的不仅是这些实物,更是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汉阳铁厂不仅是武汉重工业的起点,也是武汉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基础——因为工业近代化使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城市也就跟着飞速发展了。张厚珕认为,得到很好保护的遗址遗迹,将给后人带来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希望武汉在机遇中再一次迅速崛起。 
官办企业在帝制时代必然消亡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 
长江商报:都说汉冶萍公司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它的兴衰起伏,活生生是一幅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从历史学的角度,您怎么看待它的开创性贡献和影响? 
冯天瑜:汉冶萍公司前身是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钢铁煤联营企业,而且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早于日本八幡钢铁厂7 年。它是一个集采铁矿、采煤矿、炼铁、炼钢、轧钢等于一体的联合企业,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重工业的一个重要开端。直到鞍山钢铁厂建成之前,中国的钢铁产量绝大部分就是汉冶萍公司产出的——它的产量有一段时间占到了全国钢铁总产量的90%至100%。 
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在中国相当一段时间里是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现代化联合企业。毛泽东在1961 年讲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谈到几个人的贡献时,其中说到中国的重工业、钢铁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长江商报:在“汉冶萍”发展的初期,与其命运紧密关联的两个历史人物——张之洞与盛宣怀,分别有什么功与过? 
冯天瑜:张之洞作为开创者,不容易,但是他毕竟不懂现代化,不懂商业经济,下决心要办,也开了个头,但搞不下去,只好请盛宣怀。盛宣怀本来是李鸿章的手下,一个买办,因为和外国工商业打交道多,对现代工业比较熟悉。他招商承办后,对“汉冶萍”开辟资金来源、扩大产供销渠道等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即使是盛宣怀,他也不能解决“汉冶萍”的根本问题。到了一战后,公司办不下去了,又落入日德之手。 
长江商报:一战期间,汉冶萍公司迎来短暂的“黄金时期”,钢产量占中国钢铁产量的99%,之后却逐渐走向消亡。这是历史的必然么? 
冯天瑜:我认为官办企业在专制帝制时代必然走向消亡。官办企业总会面临着经营不善、资金匮乏、官僚作风等问题。还有一点,清朝急于富国强民,搞起的洋务运动是从重工业、军事工业开始,这在当时生产水平低下的环境下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会因为是个亏本的行业,而给湖北乃至清廷带来一个沉重的包袱,造成财政上的严重亏空。国外的像英国、法国则是从轻纺工业开始,这样才能赚钱,积累资金。 
长江商报:听说您一直主张建一个“汉冶萍”纪念馆?您希望人们记住它什么? 
冯天瑜:我的提法是关于张之洞的纪念馆,当然也包括“ 汉冶萍”,但并不单单是这一部分。我希望人们记住的就是我前面讲到的这些,“汉冶萍”的经验和教训。
记住湖北的设计师
张之洞,这位清末大员一生都在鼓吹洋务运动,在其督鄂的近20 年中,他办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开展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新政”大业。有人甚至认为,张之洞是湖北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化的设计师之一,而张之洞时代,也是湖北最为辉煌的时期,影响了此后近百年中国历史的变迁。当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张之洞的评价着实不少。孙中山先生誉其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毛泽东称他是“中国不能忘记的实业人士”之一。而辜鸿铭却说:张之洞只知“敬事”不知“有信”,终于“百事俱废,徒劳而无功”。无论如何评价,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这位清末改革家时,不得不佩服他在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做出的诸多努力。至少,他在湖北的作为,应该被记住。 
工业史 
“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 
1889 年12 月17 日,新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始了他近20 年的“湖北新政”历史。张之洞决意要大办钢铁,上任不到半年即正式启动一项史无前例的筹建炼铁厂工程。他在选厂址上颇费了番周折,最后确定在武昌对岸的汉阳龟山下,既不近煤矿也不近铁矿,据说是因为此处“运载合宜”。这一消息传开,如同在清廷朝野投入了一个重磅炮弹,李鸿章等朝廷同僚更是出于“等着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理,在一旁冷嘲热讽。六年前曾有贵州青谿铁厂的筹建,但毕竟未曾投产。可以说,这一次完全是开创性的,似乎注定了将会步履蹒跚。 
1890 年,汉阳铁厂破土动工了,规模宏大,高炉容积达到470立方米。这是亚洲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早于日本八幡钢铁厂7 年,可想而知它当时在国内外造成多大的轰动效应。这一年,张之洞还派英国矿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铁矿蕴藏丰富并露出地面,5月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1893 年初,大冶铁矿基建工程完竣。同年9 月汉阳铁厂亦竣工投产,待到一年后试产成功,高炉开炼,张之洞欣喜若狂,亲临铁厂视察一周。许多外国人跟随他参观汉阳铁厂后描述“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西方舆论更视其为中国狂睡初醒、与欧美争雄的标志。不过,张之洞显然经验不足。 
想在清廷腐败、列强侵略之时建这样一个“采煤、炼钢、开矿三事并举”的钢铁联合企业实属不易,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而他在投资上“只求好看,不怕花钱”。有数据表明:汉阳铁厂实际建厂费用远远超出预计的200 万两银子,从投产至1895 年生产的钢铁共卖出银子24825 两,仅占投产后两年开支160 万两的1.55%。海军衙门曾应允从铁路款项下拨出钱款来支援,却是一张从未兑现的空头支票。无奈之下,他只得左右腾挪,四处借贷,甚至截留军费和应缴部款,依然不够办厂的支出。
商办后炼出中国的第一炉钢 
时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清廷要负担2 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费用,汉阳铁厂的出路只有招商承办。1896 年4 月11 日,汉阳铁厂正式改为官督商办,承办人是堪称清末最能办事的洋务干才、驰骋清末官商两界的政治家、企业家——盛宣怀。盛宣怀5月到任,面临的是一个很棘手的烂摊子——汉阳铁厂在晚清洋务企业中处境非常糟糕,耗银568万两,而产出仅是个微不足道的零头。 
盛宣怀在任期间发挥了他的特长,他运作清廷任命其举办铁路总公司,并要求全国所需钢铁应向汉阳铁厂购买,还批准减免厘税5年,以此让汉阳铁厂的产品“旱涝保收”。官督商办后,最大问题还是缺煤缺焦。1898 年3 月,他与张之洞合奏在萍乡安源采煤炼焦,并禁止另设公司,各小煤厂所产煤由萍乡煤矿总局统一收购。 
1908 年3 月26 日,依然是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盛宣怀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从此,“汉冶萍”公司之名正式确立。又经一番励精图治,到1909 年,“汉冶萍”才拿出了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炼出的第一炉钢”。 
汉阳铁厂已遁形 
世界大战爆发,扩军备战成了列强压倒一切的“中心”,能用于制造枪支、大炮的钢铁,成了抢手货。“1914 年,一战爆发,‘列国工厂停顿,制造航轨器械,纷向汉冶萍定购,该公司供难应求。’汉冶萍公司迎来短暂的‘黄金时期’,大战期间共盈利2940多万两白银。”据《汉冶萍公司志》记载,1915年前的一段时间内,该企业的钢产量占中国钢铁产量的100%。不过,辛亥革命后,日本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实际上已经逐步操控了它。 
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余残垣断壁。抗战胜利后,汉冶萍公司由国民政府作为敌伪产业接收。 
1948 年2 月16 日,汉冶萍公司资产清算移交结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今,除了汉阳铁厂遁形以外,汉冶萍的其他厂矿依然存在,且依然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骨干企业。2006 年,位于工厂内的汉冶萍煤铁厂矿遗址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的今天,它迎来了百岁华诞。 
资料十:
一百年前的3月26日,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立。为纪念汉冶萍公司100周年,武汉、黄石、萍乡三地将在本月26日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回首往事,在汉冶萍公司成立的风云岁月里,埋藏着一个民族富国强兵的梦想。然而,它历经坎坷与磨难,最终沿着自己生产出来的钢铁轨道,慢慢驶向了灭亡,除了留下6000余册档案资料,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怀着强国之梦 
张之洞施展抱负 
阳春三月,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柳枝。在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里,当游人们面对气势恢宏、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天坑”时,无不由衷发出感叹。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天坑”,它那一道道梯田般的印痕,如同一个巨大的光盘,刻录着中国近代史上钢铁企业最凝重的一页。翻开这一页页“天书”,沿着一道道轨迹,历史便清晰地浮现人们的眼前。 
3月24日,记者走进大冶铁矿,专访了研究黄石矿冶文化专家马景源老人。正巧,《长江日报》记者也从武汉赶到大冶铁矿,对老人进行专访。老人一生致力研究汉冶萍,并撰写了大量有关汉冶萍的文章,有“汉冶萍史料专家”之称。 
在马景源的讲述中,一个承载着强国之梦、背负着荣耀与耻辱的汉冶萍就浮现在记者眼前。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如同一艘摇摇欲坠的破船,千疮百孔。在“师夷长技”的影响下,清政府内部的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西方的军事武器远远优于当时还以农为本的中国,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钢铁厂,钢铁完全依赖欧美进口,清政府处处受制于人。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奏请开办湖北铁厂,同时开采大冶铁矿,希望通过大办钢铁,达到强国之梦。 
当时,因选址问题发生争议。李鸿章主张将厂址建在产煤的地方,盛宣怀主张建在石灰窑。最后,按张之洞的意见建在了汉阳。随即,张之洞派15批30多人次对大冶铁矿进行复勘,确定矿石含铁64%,仅露采储量达2700万吨,百年不能采尽。之后,对大冶铁矿进行施工开采,并建成了当时中南地区第一条铁路:从大冶铁矿到石灰窑江岸35公里的运矿铁路以及运和码头,中心站建在下陆,作为补给之用。 
三年之后,即1883年,寄予厚望的汉阳铁厂正式炼铁投产。然而,刚一投产就出现燃料问题。张之洞又多次派人前往石灰窑、黄石港及江夏金口等地选择建厂地址,并沿江找到几处煤矿。由于生产的焦炭不适合炼铁,只得跨越重洋,从英国、比利时等海外远购。因 盛宣怀无奈“出山” 
收拾一堆“烂摊子” 
盛宣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山”的?马景源老人介绍,连连亏损的汉阳铁厂,成了张之洞的一块心病。他的强国之梦难道成了泡影?他问自己。当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要负担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拟给外国人来承办,但遭到清廷一些强硬派的反对。有人骂他是卖国贼。这时,张之洞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盛宣怀。 
在甲午海战中,盛宣怀负责粮草,因被指控贪污军粮公款,他从海关道员的位置上被贬下来,到京城做了一个闲官。张之洞便保举盛宣怀招商承办汉阳铁厂。当时,盛宣怀并未动心,他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收拾起来并非一件易事。经过张之洞多次举荐,盛宣怀无奈,就提出一个要求,让张之洞举荐他做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如果如愿,他才“出山”。张之洞做到了。从此,盛宣怀走上了一条与中国近代工业息息相关的艰难创业之路,他也成为发展黄石近代工业、使黄石成为长江中游工业重镇的开拓者。 
1896年,由于已牢牢掌控大清帝国轮船、电报、矿务和纺织四大洋务企业部门的盛宣怀的“粉墨登场”,中国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为了保证铁厂产品销路,清廷还要求全国所需钢铁料由汉阳铁厂供货,还批准汉阳铁厂的产品减免厘税5年。 
盛宣怀到任后,将上海轮船招待总办郑观应请来做三件事:一是觅焦炭,二是选人才,三是整顿铁厂。按照盛宣怀的三点,郑观应首先沿江寻觅焦炭,在湖北、江西、湖南、四川长江一带找煤,终于在萍乡发现了优质煤矿。在人才上,他选用了不少外国专业人才,并在汉阳铁厂创办培训班,培养技术人才,同时着手对铁厂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衙门制度改为企业管理制度,改变了官办衙门作风,还派驻军把守等一系列举措。 
借款日元引进平炉 
皇帝批准成立汉冶萍 
经过两年在安徽、湖南等地考察,1898年,张之洞、盛宣怀合奏,决定在萍乡采煤炼焦,成立萍乡煤矿总局。这样一来,解决了燃料问题。但是,质量又出问题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脆裂。无奈,盛宣怀派精通外语的李维格带着大冶铁矿石、萍乡的煤、焦炭、生产的钢铁到英国,请钢铁化学专家化验。结果出来了,问题出在炉子上。李维格回到国内,提出换炉子,建议从英国购进,但资金上又遇到困难。 
盛宣怀心里不是滋味,从他接手铁厂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时,日本得知消息,愿低息贷300万日元给盛,条件是将铁厂所有矿山作抵押,用大冶铁矿的矿石偿还,分30年还清。在政府、民间资金无法筹措的情况下,盛宣怀于1904年,与日方签订了《大冶预借矿价合同》。借款300万日元,引进了30吨7座平炉,从年生产能力3万吨提高了30万吨,开始出现短暂小盈利,这对多灾多难的铁厂而言,已经不容易了。 
然后,到了1907年,由于中国的关税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铁厂又开始出现亏损。这时,清政府颁布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条例。在这种情况下,盛宣怀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于1908年上奏清廷,申请将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三家合并。3月26日,经光绪皇帝批准,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官督商办改为完全商办公司,计划在民间招股2000万,每股50元。盛任总理,起草了汉冶萍公司章程,一年一次召开股东大会,总部设在上海。 
汉冶萍公司成立后,生产形式明显好转,产品质量也有提高,很多国家到汉冶萍订购钢铁产品,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时的盛宣怀终于露出了笑容。 
1909年,踌躇满志的盛宣怀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提议,在大冶江边再建一座铁厂,专门冶炼生铁。此举得到股东一致通过。就在盛宣怀准备在大冶江边选址时,1911年,暴发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盛宣怀逃亡日本,在大冶建铁厂的计划被搁置。 
路途遥远,价格昂贵,投产两年后铁厂亏损560万两白银。
盛宣怀无奈“出山” 
收拾一堆“烂摊子” 
盛宣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山”的?马景源老人介绍,连连亏损的汉阳铁厂,成了张之洞的一块心病。他的强国之梦难道成了泡影?他问自己。当时,正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要负担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拟给外国人来承办,但遭到清廷一些强硬派的反对。有人骂他是卖国贼。这时,张之洞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盛宣怀。 
在甲午海战中,盛宣怀负责粮草,因被指控贪污军粮公款,他从海关道员的位置上被贬下来,到京城做了一个闲官。张之洞便保举盛宣怀招商承办汉阳铁厂。当时,盛宣怀并未动心,他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收拾起来并非一件易事。经过张之洞多次举荐,盛宣怀无奈,就提出一个要求,让张之洞举荐他做当时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如果如愿,他才“出山”。张之洞做到了。从此,盛宣怀走上了一条与中国近代工业息息相关的艰难创业之路,他也成为发展黄石近代工业、使黄石成为长江中游工业重镇的开拓者。 
1896年,由于已牢牢掌控大清帝国轮船、电报、矿务和纺织四大洋务企业部门的盛宣怀的“粉墨登场”,中国汉阳铁厂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为了保证铁厂产品销路,清廷还要求全国所需钢铁料由汉阳铁厂供货,还批准汉阳铁厂的产品减免厘税5年。 
盛宣怀到任后,将上海轮船招待总办郑观应请来做三件事:一是觅焦炭,二是选人才,三是整顿铁厂。按照盛宣怀的三点,郑观应首先沿江寻觅焦炭,在湖北、江西、湖南、四川长江一带找煤,终于在萍乡发现了优质煤矿。在人才上,他选用了不少外国专业人才,并在汉阳铁厂创办培训班,培养技术人才,同时着手对铁厂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衙门制度改为企业管理制度,改变了官办衙门作风,还派驻军把守等一系列举措。 
借款日元引进平炉 
皇帝批准成立汉冶萍 
经过两年在安徽、湖南等地考察,1898年,张之洞、盛宣怀合奏,决定在萍乡采煤炼焦,成立萍乡煤矿总局。这样一来,解决了燃料问题。但是,质量又出问题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脆裂。无奈,盛宣怀派精通外语的李维格带着大冶铁矿石、萍乡的煤、焦炭、生产的钢铁到英国,请钢铁化学专家化验。结果出来了,问题出在炉子上。李维格回到国内,提出换炉子,建议从英国购进,但资金上又遇到困难。 
盛宣怀心里不是滋味,从他接手铁厂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这时,日本得知消息,愿低息贷300万日元给盛,条件是将铁厂所有矿山作抵押,用大冶铁矿的矿石偿还,分30年还清。在政府、民间资金无法筹措的情况下,盛宣怀于1904年,与日方签订了《大冶预借矿价合同》。借款300万日元,引进了30吨7座平炉,从年生产能力3万吨提高了30万吨,开始出现短暂小盈利,这对多灾多难的铁厂而言,已经不容易了。 
然后,到了1907年,由于中国的关税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铁厂又开始出现亏损。这时,清政府颁布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几个条例。在这种情况下,盛宣怀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于1908年上奏清廷,申请将大冶铁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三家合并。3月26日,经光绪皇帝批准,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由官督商办改为完全商办公司,计划在民间招股2000万,每股50元。盛任总理,起草了汉冶萍公司章程,一年一次召开股东大会,总部设在上海。 
汉冶萍公司成立后,生产形式明显好转,产品质量也有提高,很多国家到汉冶萍订购钢铁产品,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时的盛宣怀终于露出了笑容。 
1909年,踌躇满志的盛宣怀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提议,在大冶江边再建一座铁厂,专门冶炼生铁。此举得到股东一致通过。就在盛宣怀准备在大冶江边选址时,1911年,暴发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盛宣怀逃亡日本,在大冶建铁厂的计划被搁置。 
汉冶萍形势日危 
大冶铁矿苦苦支撑 
1911年12月,盛宣怀流亡日本后,为维护其本人及故旧僚属的利益,决定与日本人合办汉冶萍公司。草约一出,全国一片哗然。同年5月,汉冶萍公司股东常会批准盛宣怀辞职。随后,盛宣怀家产被没收。 
日本为什么看重汉冶萍公司呢?马景源老人介绍,其实,日本对汉冶萍公司垂涎己久。在当时,汉冶萍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职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故此,日本帝国主义者对该公司早有吞并之心。 
1913年,盛宣怀出任汉冶萍公司董事会会长。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同年12月,他主持签订了向日本借款1500万日元的合同,分40年,用大冶铁矿石1500万吨、汉阳铁厂生铁800万吨偿还。  辛亥革命后,日本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在其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之人开采。这样,日本实际上已经完全操控了中国这家当时最大的钢铁企业。  
到1917年,大冶铁厂在西塞山脚下开始筹建,经过5年时间基本建成,并从美国订购了800立方米、日产生铁450吨两座高炉,这是全国当时最大的高炉,引起很大震动。由于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高炉的交货时间,到1922年,一号高炉才投产,可惜,没生产几天就停产了。1923年,二号高炉开炉,因煤焦不足于1925年也被迫停产。两座日产450吨的高炉总共生产了26个月,共出铁25.85万吨。 
汉阳铁厂的情况又怎样?马景源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钢铁价格急剧下跌,汉冶萍公司迅速衰落,到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而作为铁厂生产燃料的萍乡煤矿也于1928年由江西省政府接管。1925年后,汉冶萍公司只剩下大冶铁矿一家还在生产,原因是大冶铁矿还承担偿还日本所谓的债务。 
日本人掠夺汉冶萍 
华中钢铁呱呱坠地 
记者站在当年汉冶萍公司高炉遗址旁,遥想这里曾经耸立着两座中国最大的高炉,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聚焦点,如今被一座新型的钢铁企业所代替,不仅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除了高炉遗址,还有高炉栈桥遗址、燎望望哨、日式建筑。马景源老人的介绍,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走进那个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屈辱岁月。  
1938年,日本入侵黄石前,大冶铁矿将重要的设备西迁到四川綦江铁矿和南梧煤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达指令,武汉卫戍司令部派爆破队将化铁炉、热风炉等重大设备和部分厂房炸毁,一些卸后来不及运走的机器部件、铁轨全部丢入长江。同年10月,日本侵略者沿长江西犯,进入大冶县境内。东条英机恬不知耻的对当时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说:“大冶陷落,蒋军退却,我军占领,以后冶矿概归军部管理。生产、运输、管理等,汉冶萍不参加与闻,盼公司当局接受尊行,此令。”并将大冶铁矿托给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经营,在大冶成立了“大冶矿业所” (简称“日铁”),任斋藤为所长,建有青叶寮、太和寮宿舍及家属住宅22栋,计划长期掠夺矿产资源。1938年至194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略者从大冶厂矿掠走矿石达500万吨之多。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了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大冶矿业所。1948年,汉冶萍只剩下上海总部大楼,除了6000多册档案外,己是人去楼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宣布汉冶萍公司解体,共历时40个春秋(也有人把汉冶萍从1890年6月3日成立湖北铁政局作为汉冶萍起始时间,如果这样计算应该是58年),一度风云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中、亚洲最大联合钢铁企业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1948年7月10日,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 
据统计,汉冶萍公司从1908年到1948 年共历时40年,其中:汉阳铁厂生产210万吨生铁,62万吨钢。大冶铁矿生产1400万吨铁矿石,萍乡煤矿生产1100万吨煤,大冶铁厂生产25.8万吨生铁,占当时全国钢铁总量的98%。  
马景源告诉记者,历史的烟云虽然淹没了汉冶萍公司,但没有淹没人们对中国近代工业先驱们的怀念,特别是盛宣怀,如果没有盛宣怀,就没有黄石工业化,也就没有今天的黄石。 
资料十一:
晚清时期汉冶萍公司日债述析 
代  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自其前身汉阳铁厂、大冶铁矿1904年与日本兴业银行达成300万日元贷款和萍乡煤矿1905年、1907年与日本商社大仓组先后达成共计200万日元贷款起,日债便同公司结下了不解的孽缘。此时期内签订的多笔日债合同,均要求用公司矿山及各项动产作抵押担保,并要求必须以所产优质矿石或廉价生铁交付本息,一般还贷期订得很长,且规定不得提前偿清。特别是债款来源,多数出自日本政府的财政,出自大藏省预金部的资金,出面与公司签约的各银行(如兴业、正金)或商社(如大仓、三井)只是名义债权人;而在多笔日债的策划和谈判过程,不仅有日本各级驻华外交官员和日本政府有关各省(部)大臣参加,并往往经日本内阁会议决定通过。表明日本对公司的贷款绝非一般资金融通性质,它是日本的财政资本输出,是为实现其确保日本钢铁工业获取充足优质廉价原料图谋的手段。正由于此,这种日债尽管客观上也为公司纾解了部分资金困难,但却使公司生产经营发生变化,一步步脱离原本为“造轨制械”以生产钢轨钢材为主的宗旨,使本时期内的矿石产量大幅超过钢铁,显示出公司的生产方向开始扭转,正常的生产结构遭到破坏。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日债 日本财政资本 资本输出 
汉冶萍公司自其前身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在1904年与日本兴业银行达成300万日元借款和萍乡煤矿在1905年、1907年与日本商社大仓组先后达成200万日元借款起,日债便同公司结下不解的孽缘,可说由此开端的一部公司史也就是一部公司日债史。并且,公司日债不仅直接关联着日本财政金融资本的输出,关联着中日两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命运,同时往往牵涉到近代中国一些重大事件。因此,从历史学角度就公司日债进行系统地考察探究,对了解日本财政金融资本一些特性形成,了解中日两国钢铁工业的衰兴消长,以及了解两国间一些交涉事件的某个侧面,均不无意义。本文只是公司日债史的前半部,其后半部再另文撰述。 
汉厂日债的先期醖酿 
1896年盛宣怀从张之洞手中接办过汉阳铁厂及大冶铁矿,适值是年日本政府也正式决定设立官办的日本制铁所。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铁矿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于是很快便在1899年同盛宣怀签订了所谓“煤铁互售合同”,议定汉阳铁厂每年向日本售出大冶铁矿含铁达65%的优质矿石至少5万吨,为期15年,并可再展期15年。即在此项合同磋议过程中,日本政府便策划过对盛氏贷款,其始作俑者,为时任日本驻沪代理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正如小田切所云:“资金贷借事件……系由听到盛氏与英、比商人借款后,本领事即进而劝诱盛氏,宣扬向我国资本家借款之利而开端者。”[1][1]其具体经过如下: 
据小田切称:当即将此事密报日本外务省,并建议:“近来我国制铁所与汉阳铁政局和大冶矿山的关系,日渐密切,我相信此际由我国提供此项资金,将铁政局和大冶铁矿管理权,掌握到我国手中,实属极为必要之事。”小田切认为这样除可获取一般营业利益之外,从长久考虑,还有四重利益:一、有运出日本焦煤运回矿石生铁之利;二、有在中国扶植日本势力之利;三、有东方制铁事业由日本一手掌握之利;四、有使中日关系更加密切之利。小田切还进一步为之谋划:“鉴于我国经济现状,如资本家自己不愿投资,则希望帝国政府予以相当援助,使能提供资金,以不失此大好机会。”[2][2] 
对小田切的这一建议,立刻引起日本政府的关注,其相关各省随即进行了磋商和安排。外务大臣青木周藏对农商务大臣曾袮荒助讲:“此与购买大冶铁矿石一事有关,有对小田切复电指示之必要。”[3][3]曾袮荒助也认为“提供此项资金”,“系两国交际上之善策”。当即指派制铁所长官趁赴华签订“煤铁互售合同”之机,对汉冶厂矿进行调查,以便作出决定[4][4]。随后大藏大臣松方正义也命令正金银行准备派代表就贷款案负责谈判事宜[5][5]。同时,三省大臣向日本内阁提出呈文,要求阁议会批准[6][6]。从上述贷款的提出,可明显看到一开始便是日本政府的主动行为,便是怀着以贷款为手段,控制汉冶厂矿攫取我国生铁矿石原料的侵略意图。并且从其谋划的贷款条件中,还可看出如下值得注意的几点: 
第一,“此项资金实际上是由日本政府贷出,但表面上必须作为全属民间资本,与政府无关。”[7][7]这是由于日本认为盛宣怀“为人猜疑很深”,若明说是政府贷款,恐盛氏怀疑其“有何计谋”而不易接受;即使能获得盛的同意,日后传到北京清政府,“亦必引起同样怀疑,而危害本案之成立”[8][8]。这固然暴露出日本政府行事之狡黠,但更重要的是表明这种日债一开始便是政府财政贷款的性质,是日本国家资本的输出。 
第二,贷款年限,日本要求定为二十年,而对盛氏所提仅为十年之期,表示“未多考虑”。此点显系从日本发展钢铁生产的战略需要,从长期控制汉厂冶矿,以保证日本国内钢铁工业原料的充分供应出发的。 
第三,务使中国政府能够保证贷款的安全,并要求盛宣怀“以中国官员身分”签字,还拟在合同中写上“须经总理衙门批准”一条[9][9]。这又是由于汉厂冶矿地处长江沿岸英国势力范围之内,日本插足进来,恐引起英国抗争干涉,因此想借清政府的官力,保证日本投资以及所获权益的安全。这虽是反映了日、英之间的矛盾争夺,但也是当年日本垄断资本刚刚形成、力量尚较脆弱的表现。同后来日本垄断资本势力大为加强,而力图摆脱中国政府的干预,适成对照。 
第四,(1)除年利订为5厘,较后来所有贷款稍低,但却要求以汉厂营业利润的1/4,或以冶矿销售日本矿石利润的全部或半数至少1/4以上,作为“贷款报酬”,这又是后来历次贷款所没再提出过的。(2)先要求汉厂冶矿管理全权须归于日本指派的人员,后退而要求由指定日本技师对厂矿工程技术实行监督。(3)要求以汉厂全部地基、机器、建筑物和冶矿全部矿山作为经济抵押,并要求湖广总督承认、清中央政府批准,是为政治担保[10][10]。以上这些苛刻条件,又充分反映了后起的日本帝国主义具有的贪婪性。如关于要清政府批准而处于保证地位,甚至小田切都认为“无此先例”[11][11]。 
只是当时萍矿方面已经借到德国礼和洋行的400万马克(约合130余万两库平银),汉冶厂矿方面因萍煤炼焦问题尚未解决而不能扩充生产,需款不十分急迫,此次贷款的醖酿乃告中止。 
稍后于1900年至1901年间,因芦汉铁路修筑工程受义和团起义影响一度中断,所需汉厂钢轨减少,盛宣怀拟用汉厂存轨敷设萍乡至湘潭(实际到株州)运煤铁路,需要筹措经费,再度引起向日借款。此次是由盛宣怀之姪汉厂总办盛春颐通过汉口日本东肥洋行的橘三郎(日本垄断资本企业大仓组的驻汉代表)与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濑川浅之进接洽的。1900年11月间橘三郎回日本时曾就大冶铁矿作抵借款之事,同日本制铁所长官和田维四郎与三菱洋行门司分行经理高田政久两人进行过洽商。1901年4、5月间,濑川也为贷款事请示过日本外务省,并提出“若从在湖南、江西两省建立扶植帝国势力之基础而言,萍乡之矿山和该地之铁路,相信亦属大有希望之抵押品”[12][12]。 
这次醖酿的贷款条件是:金额300万日元,年利6厘,期限15年,以大冶铁矿石或萍乡矿山及新敷设铁路作抵押。但又由于当时日本政府的财政状况,外务省认为“贷出三百万元,颇有困难”[13][13],和正值伊藤内阁更迭为桂内阁期间,“对贷款作出决定,实系最不适宜”[14][14],而暂被搁置下来。 
从以上两度未成贷款的醖酿和磋议可以看出,这种日债一开始便是日本政府的官方行为,便纯属日本政府的财政贷款,它是日本政府拟对中国的财政资本输出。同时,它又与日本在中国掠夺矿产资源以及分割经济领土、开拓势力范围紧密相关,具有极大侵略性。
资料十二:
背景 
张之洞督粤期间,便萌发创办民族钢铁工业之思,并已付诸实施,筹集款项,向外商订购设备。正在进行之中,奉调至鄂。接任粤督者李瀚章为一守旧官僚,无意接手之洞未竟之业。其弟李鸿章亦不愿乃兄多事,力主将已购设备移鄂。表面上看,李鸿章此举正遂之洞的心愿,其实背后李鸿章却隐藏着“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理。 
李鸿章深知创建钢铁工业殊非易事,凡承担者便背上一大包袱。光绪十六年(1890 年)四月,海军衙门正式允准铁厂移鄂。五月,张之洞即于武昌宝武局公所设立铁政局,次年移至武昌三佛阁,委派“器端识远,心细才长,熟习洋情,曾充美国等国翻译参赞的湖北补用道蔡锡勇(?—1896)为总办,主持其事。 
艰辛创业 
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厂址的选定便颇费周折。按照西洋惯例,大型钢铁企业选址,或近煤矿,或近铁矿,取材便利,经济合算。李鸿章建议近煤矿设厂,但当时鄂境内尚未勘得大型煤矿。盛宣怀建议设厂于黄石,以便就近取用大冶铁矿。 
张之洞从便于亲自督察管理及产品销售着眼,决定煤铁两不就,最后于武昌对江的汉阳大别山(即龟山)麓觅得一地,拍板定夺。在致海军衙门的电报中,他报告说:今择得汉阳大别山下有地一区,长六百丈,广百丈,宽绰有余,南枕山,北滨汉,面临大江,运载极便,气局宏阔,亦无庐墓,与省城对岸,可以时常亲住督察,又近汉口,将来运销钢铁货亦便,惟须填筑地基九尺,则盛涨不淹,沿汉亦须增堤数尺耳,筑地虽贵,较之他处筑闸开河,所省尚多。 
开厂所需巨额经费,更令张之洞绞尽脑汁。由于经验不足,张之洞原以为两百万银两便可成事,而海军衙门曾应允从铁路款项下拨出此数以供开支。殊不知这仅是一张空头支票,从未兑现。而实际建厂费用又远远超出二百万两之数。张之洞无奈,只得左右腾挪,四处借贷,截留应缴部款,以敷急用。 
光绪十七年(1891 年)元月,汉阳炼铁厂正式破土动工。两年以后,所属炼生铁厂、炼贝色麻钢厂、炼熟铁厂、炼西门士钢厂、造铁货厂、造钢轨厂、鱼片钩钉厂陆续告竣。光绪二十年(1894 年)六月,高炉开炼,张之洞亲临铁厂视察一周。汉阳炼铁厂的建成投产,比日本第一家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它的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 
汉阳铁厂从投产至1895年,生产的钢铁共卖出银子24825两,占投产后两年开支160万两的1.55%,时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清廷要负担2亿两战争赔偿费用,出路只有招商承办。 
1896年4月11日,铁厂正式改为官督商办,承办人为盛宣怀。至此,铁厂共耗银五百六十八万两,是晚清洋务企业中耗资最多的。同年九月,清廷任命盛宣怀举办铁路总公司,并要求全国所需钢铁应向汉阳铁厂购买,还批准减免厘税5年。 
官督商办后,最大问题还是缺煤缺焦。 
1898年3月,张与盛宣怀合奏在萍乡安源采煤炼焦,并禁止另设公司,各小煤厂所产煤由萍乡煤矿总局统一收购,委张赞宸为萍乡煤矿总局总办。萍乡煤矿并吞购买小井265口,使安源周围数十里内的煤井都为萍乡煤矿所有,并设有机焦炉、土焦炉以及辅助设备等厂。 
1907年,萍乡煤矿基建工程完成,昼夜可出煤1300吨,出焦780吨。 
成立汉冶坪公司 
1908年,盛宣怀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汉冶萍公司成立后,招募了一批商股,拟招新股1500万,连老股共2000万元,到1911年实收股份13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资金短缺问题,厂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1911年,汉阳铁厂已建成3座高炉,其中3号高炉日产生铁250吨,6座容积30吨的平炉,年产钢达8640吨。萍乡煤矿年产煤1115614吨,大冶铁矿年产铁矿石359467吨。连续3年盈利,初步改变长期亏损局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汉阳铁厂曾一度停产,1912年恢复生产。 
1913年,汉冶萍公司又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1500万日元,用于扩充改良事业和还高利贷。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钢铁原料暴涨,汉冶萍公司迎来短暂的“黄金时期”,大战期间共盈利2940多万元。 
1919年,汉阳铁厂1号、2号高炉停产。 
1921年,民国政府(北京)改变钢轨标准,近5万吨钢轨无销路,汉阳铁厂炼钢全部停产。 
1924年,汉阳铁厂3号、4号高炉停产。 
1925年,大冶铁厂高炉全部停产。 
汉阳铁厂从1890年创办,经历了官办6年,官督商办16年,商办16年,1928年萍乡煤矿为江西省政府接管。汉冶萍公司只剩下大冶铁矿继续生产,沦为日本制铁所的供矿单位。 
1937年,汉阳铁厂设备和大冶铁矿部分设备运往四川重庆大渡口另建新厂,大冶铁矿被日本占有。 
外国人眼中的汉阳铁厂
一个日本人写的报道,描述了炼铁厂的宏伟:登高下瞻,使人胆裂: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屋脊纵横,密如鳞甲;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美国驻汉口领事查尔德称,“这企业是迄今日为止,中国以制造武器、钢轨、机器为目的的最进步的运动,因为这个工厂是完善无疵的,而且规模宏大,所以就是走马看花地参观一下,也要几个钟头。” 
《东方杂志》也刊载了西方人士的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证诸领事之报告,吾人预知其不可量矣。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其关系非同毫发,英美当道,幸匆以幺幺视之。……呜呼!中国醒矣,此种种费祸,较之强兵劲旅,蹂躏老羸之军队尤可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