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指数 新品展示 推荐品种 馆藏交易 上市公司掠影 新闻人物 其他有价凭证 精品文摘 文交所

民国股票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股票

达丰染织

REPOSITORY INTRODICTION

达丰染织厂,以及上海机器印染业
中国首家机器印染厂:王启宇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印染厂“达丰染织厂”
上海机器印染棉布,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民国元年(1912年),浙江定海人王启宇会同崔福庄等集资4000银元,向日本购买铁染缸2只,在杨树浦美兴街开设达丰漂练染工场,翌年开工,试染纱线。民国4年夏,迁曹家渡三官堂桥北堍,扩充设备,增加员工,延聘英国染色技师汤姆逊负责工务。民国10年,改组为达丰染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棉布染色,成为上海第一家棉布机器漂染厂。民国12年,卢家湾的光华染织厂、麦根路(现淮安路)的鸿章纺织厂染部建立,设备均向英、德购买。初办时,缺乏印染技术知识,添置设备悉听洋行支配,因无丝光工艺,产品布身软糙,线眼不清,光泽、手感均不如意。于是增添丝光机,使产品逐步与舶来品相近。
民国12年,法商在浦东白莲泾开设中法印染厂。民国14年被英商接盘,改名纶昌印染厂,其时,只有一台印花机,80多个工人,来坯加工印花布。两年后,英商大量投资,扩建厂房,进口新型印花机,拓展定货业务。
民国14年五卅运动,国人抵制日货,国货色布旺销。20年代后期,上海机器印染工业开始发展。民国17年前后,达丰染织厂和新创建的上海印染厂从国外引进印花设备,开始生产机印花布。随之而起的有勤丰、大隆、光中、仁丰、协丰、光新、茂雄等厂陆续开办。
民国20~23年,日商在上海相继开设9家大中型印染厂,其中内外棉株式会社第二加工场(现上海第一印染厂)号称“远东第一”,职工410人,产品有精元哔叽、精元直贡呢等漂色布,商标以“四君子”、“水月”比较著名,产品主销内地。日产量达30万米。同时,国人兴建的天一、圆圆、大华、华丰、荣华、中国公胜、大公、申丰、新丰、新光、丽明等厂陆续开工。到民国23年,上海已有棉布印染工厂38家。当年6月10日,上海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成立,达丰厂崔福庄等6人当选为执委。
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中,沪东、闸北、南市一带的染织厂,或遭狂轰滥炸,或被敌人所占,生产均告停顿。民国27年春,部分厂迁入租界,择地生产。同时,又创设了一批新厂,有美丰、万丰、中德、吴顺泰、美光、信孚、同济、丰泰、震丰等,印染工业出现畸形繁荣。至民国28年底,全市已有染机575台,丝光机68台,规模超过战前。租界沦陷后,民国32年8月9日,敌伪强制收购纱布,印染业损失甚巨。加上电力供应限制,购买原料不易,行业生产陷于停顿。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内地对印染布需求迫切,外销也渐增加,多数印染厂恢复生产并添置设备,又有明明、富华、裕华、中国华德、大德等厂新建。12月,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立,接管日商印染厂7家。年生产能力2900万匹(每匹40码),约占全国印染工业的57%。另有私营印染厂66家,其中兼营织布20家,有印花设备的10余家。此外,还有手工染厂70余家,多为里弄小厂。不久,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时局动乱。刚获复苏的印染业很快又陷入衰退中。上海解放前夕,美丰、中实、九如、丽明、协丰、大公等17家全部停工。其余厂也时停时开停多开少。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印染企业得到人民政府扶植。开始时,国营商业以合理价格收购私营染厂的产品。1950年接受加工、订货。1951年8月起,印染厂所用坯布由政府统筹核配。行业组织坯布审核委员会,参照各印染厂按月生产计划,合理分配,保证正常生产。私营印染企业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1年,新光内衣染织厂、光中染织厂、元通漂染厂、新丰印染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1954年,1955年,又有鼎新、达丰、华丰、华阳、丽新、永安、庆丰、荣丰、申六、大公、仁丰、公胜、大新振、美光、信孚、永新、恒丰等17家厂陆续公私合营。1956年1月,印染行业余下的141家厂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包括新归口的染练厂40家,手工印花32户,割绒30户),共有精练锅207台、精元机15台、染缸1229台、印花机37台。全行业职工22378人,百人以上厂共53家。
1956年11月19日,上海市印染工业公司正式成立,行业裁并调整为121家工厂,除60家印染厂外,余为手工染坊、印花、割绒厂。1956年,美光染织厂迁安徽合肥,九如染织厂迁江西南昌;1957年,天一染织厂迁湖北武汉,光新染织厂和南华染织厂合并迁湖南湘潭,合建湘潭纺织印染厂。
1958年10月,上海市印染工业公司和上海市织布工业公司合并成立上海市印染织布工业公司(简称染织公司)。行业各厂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实现高效汽蒸漂练、连续轧染、多头蒸化、高效平洗、自动码布、履带式打包等大小革新项目2万项,其中胰酶退浆、双氧水漂白、低冷湿工艺、蜡面雕刻、三辊防缩机、双层丝光机等35项效果显著。“煤气化”、“超声波”等项目因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归于失败。
在这段时间内,行业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改造,工艺改进。1958年,同济印染厂开发还原染料熔态金属连续轧染,为后来的悬浮体轧染创造了条件。第二印染厂(简称二印厂)试制成功三辊橡毯防缩机,最早生产防缩产品。1959年,在二印厂漂白大伞柄箱和丽新三厂轧碱汽蒸箱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一印厂首先建成大型绳状汽蒸连续前处理生产线,结束印染行业沿用几十年的煮布锅间歇生产历史。
1959~1960年,印染行业与外贸部门联合利用184万美元专用资金,首次引进18台套印染专用设备,其中包括平网印花机、树脂整理联合机、高温焙烘机、亚氯酸钠漂白机、热定型机等,行业首次配备1600毫米门幅产品的生产线,为后来发展树脂产品、网印花布、涤棉产品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信孚、同丰、丽明、震丰、勤丰、协丰、仁丰等厂转归纺织系统其他行业。同时期,印染行业为提高质量,发展品种,先后总结应用漂白府绸、杂色府绸、卡其、果子花布、酞青防拔染花布、活性染料白地花布、精元防拔染花布等基本工艺。同时,还组织涤棉、树脂整理产品、粘胶人造毛等新产品的试制小组,广泛收集国内外样品,制订试制规划,各厂分别实施。1962年,第一印染厂与上棉二厂协作,试制成功国内首创的涤棉印染布。
1966年2月,上海市印染织布工业公司改组为上海市印染工业公司、上海市第一织布工业公司(管理色织厂)和上海市第二织布工业公司(管理白织厂)。上海市印染工业公司专管30个印染厂,其中大型厂1家,中型厂16家,小型厂13家。
“文化大革命”中,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生产受到很大破坏。1969年初,光华漂染厂、二十二漂染厂试用不烧毛、不煮练、不丝光的“一步法”加工棉卡其色布。当时《红旗》杂志、《解放日报》、《文汇报》分别用大量篇幅进行报道,市纺局又在二十二漂染厂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广“一步法”。结果,全行业一举敲掉9台丝光机,29台煮布锅,随之产生的布面粗糙、白芯、褪色等严重质量问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50万元。1972年“一步法”的“三不”工艺才得到纠正。
1966年,立丰染织厂迁往福建三明,1971年,同济印染厂迁往江西九江,支援内地建设。
70年代,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上马,为大量生产国产涤棉布提供化纤原料。1972年起,第一印染厂、新光等9家印染厂采取会战方式自行制造氧漂、氩漂机、热熔染色机、树脂整理机等涤棉染整设备,生产涤棉细纺、府绸、卡其、巧克丁、华夫格、单纱印花等产品,一时风靡全国市场。在扩大涤棉产品的同时,1974年,第四漂染厂(简称四漂)在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的帮助下,第一家制造中长纤维松式染整加工设备,生产涤粘中长仿毛产品。之后,扩大至行业。仿毛中长华达呢、隐条呢成为当时市场上的热销商品。
为发展出口创汇,根据国际市场需要,从1974年开始,国家投资1970万元,行业增加6条树脂整理设备,对8条生产线进行狭改阔设备的填平补齐。通过70年代的改造和发展,至1979年,印染布总产量达到14.06亿米,其中涤棉布产量3.11亿米,为1971年的11.5倍;涤粘中长仿毛产品6427万米,为1974年的23.2倍;树脂整理的产品1.96亿米,为1974年的3.71倍;42英寸以上阔幅产品1.49亿米,为1974年的1.83倍。
80年代,行业发展阔幅、高支、精梳、高级整理、特种整理的织物比重。一印、二印、四漂、五印、新丰、七印、九印、十印、永新雨衣染织、上海绒布、元通等11家厂陆续改建和新建厂房共97587平方米。行业各厂先后引进联邦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瑞士、西班牙、丹麦、意大利等国的液下履带连续练漂机、热熔染色机、高温高压溢流、喷射染色机,圆网印花机、高效平洗机、摩擦轧光机、液氨整理机等先进印染设备145台,具备了树脂、电光、拷花、亲水、涂层、仿毛、阻燃、液氨等高级整理能力。
1981年,在国际市场上推出每码卖价在1美元以上的横贡花布、羽绒布、提花纬长丝涤棉布、涤棉粘合领衬布、深色防拔染等拳头产品;增产国际市场上紧缺的低比例涤棉布等,年产量高达14.89亿米,其中树脂整理布2.37亿米。同年11月份,按国务院决定,涤棉、中长织物降价20%左右,而上交利润仍达4.6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外销收购金额14.86亿元,外销比重达61.91%。
1983年,行业充分利用纯棉产品的加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转产化纤印染布,采用新技术开发油光布、磨毛布、双缩绒布、阔幅灯芯绒、60英寸以上特阔布等高创汇产品,使外销比例提高到63.69%。42英寸以上阔幅产品达2.36亿米,占总产量的17.8%。
1984年2月,市纺局决定将棉纺织公司、印染公司、第二织布公司改为第一纺织印染公司、第二纺织印染公司和棉纺公司。原印染公司所属的印染厂除第五印染厂、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一度划归新联纺公司外,其余24家印染厂分别归属一纺印、二纺印公司领导。1987年1月,第一、第二纺织印染公司在行政性公司改革时撤销,所有企业归属市纺局棉纺织印染行业管理处。
1987年10月,上海印染行业协会成立。1988年,协会受市纺局委托,组成印染企业上等级考评小组。第一、二、五、十印染厂和新光、永新、元通等厂经国家经委批准成为国家二级企业,第三印染厂、十七漂染厂、二十一漂染厂、二十四漂染厂成为市级先进企业。
1987年,染化料、坯布严重短缺,不少印染厂生产能力放空,效益下降。全行业产量比1980年减少3.95亿米左右,利润比1980年减少2.51亿元,仅为1980年的42%。1989年4月起,上海印染行业全面实行外贸代理制,由于换汇成本远远高于外贸结算价格,各厂普遍发生亏损。1990年5月,为加强出口代理制,在棉纺织印染行业管理处的基础上组建上海棉纺织印染联合公司。是年,印染各厂全年总产量为85473万米,利润总额6713.1万元。
1990年以后,申达、华申、康达、八达等紧密型集团公司相继成立。新光、第二印染厂参加申达纺织服装(集团)公司;第五印染厂、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新业印染厂参加华申纺织印染(集团)公司;永新、第九印染厂、光华漂染厂、元通漂染厂参加康达纺织印染服装(集团)公司;第三印染厂参加八达纺织印染服装公司。其余各厂仍属棉纺织印染联合公司。
1992年末,印染工业共有全民企业24家,集体企业2家。其中印花厂12家,漂染厂11家,内衣、服装、机械厂各1家。另有合资企业1家。拥有印染主机1330台,其中具有国际80年代水平的682台,占51.3%,90年代水平的15台,占1.1%。职工总人数32580人。全年总产量8.48亿米,其中44英寸阔幅印染布4.44亿米,占总产量52%,48英寸以上的阔幅布占总产量32.66%;外销拨交量5.51亿米,外销收购金额20.15亿元。利税2373.53万元。